老年人常见皮肤损伤的评估与护理虚拟仿真实验

老年人常见皮肤损伤的评估与护理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要求

(1)专业与年级要求

    专业要求:所有场景的训练适合于护理学专业全日制与成教专科学生、本科学生与研究生,入职前3年的护士,护理规范化培训学员等专业人员。

年级要求:要求大三及以上。

(2)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已系统学习相关课程,如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等基础课程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临床课程。


教学成果

1681179753784.jp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实验背景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21年人口统计数据,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人口占比19.3%),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群体照顾负担日渐加重。此外,老年人由于其特殊的病理生理变化,皮肤老化、弹性下降、干燥、变薄,是发生各类皮肤损伤的高发群体,各类皮肤损伤高达53.7%;此外,由于老年人存在较多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营养摄入相对不足等,加之未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的评估和干预,使得皮肤损伤经久不愈,一方面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加重家庭或机构的照顾负担,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由此可见,皮肤损伤护理也是老年人护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对老年人皮肤损伤的防治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相关护理人才的培养是提高老年人皮肤损伤护理质量的关键,皮肤损伤护理应作为护理本科生以及各级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如何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老年人常见皮肤损伤的鉴别诊断、相关因素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等专科护理技能,减少老年人皮肤损伤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皮肤损伤管理的质量,是临床技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常规教学中,由于老年人皮肤损伤护理相关技能操作的不可逆性,模拟训练与床边见习难以在本科生实践教学和各级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中实施。作为高端模拟技术发展的新微观方向,虚拟仿真教学将为本科生及其余各级护理人员的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训练提供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手段。


设计原则

 本项目围绕培养具有理论扎实、实践过硬、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护理学专业人才这一目的,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护理程序为指导,充分考虑临床真实情境进行虚拟仿真实验设计,进而帮助学习者正确运用各类工具实现老年人皮肤损伤的类型评估、诊断、护理干预和评价,并在此过程中将核心知识点、临床护理决策思维和护理科研思维嵌入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实验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此外,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元素、伦理抉择元素、专业素养元素,重视人文沟通与关怀,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

本项目依托的实验系统能够有效实现进阶式学习与通关式问答相结合、线上虚拟交互与线下综合实训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平台虚拟示教相结合,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学习体验。


实验目标

思政目标:

(1)提高学生的爱伤观念,培养利他精神。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知识转化意识。

知识目标:

(1)掌握老年人四种常见皮肤损伤(压力性损伤、失禁相关性皮炎、皮肤撕裂伤、皮肤干燥症)的概念、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

(2)掌握老年人四种常见皮肤损伤的评估、鉴别要点;

(3)掌握老年人四种常见皮肤损伤的预防措施、发生后的护理干预和评价。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临床护理决策思维,结合老年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评估工具和护理措施对其皮肤损伤进行有效的护理,并在此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2)能够运用循证护理思维和方法对老年人的皮肤损伤进行准确干预;

(3)能够运用科学研究设计解决老年人皮肤损伤护理中“缺乏证据资源”的问题。


成绩评定

 (1)系统会记录学生每步实验结果:根据各类场景,病情进展顺序和操作必要性与准确性进行记录和评估,教师设置临床环节,评判学生是否得出恰当的实验结果,如操作选择、对话选择、设置陷阱等。学生不同的选择对应不同的结果,详见3-6中关于交互步骤的描述。

(2)实验操作中,教师查看操作记录和评估报告,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与评估。

(3)学生有独立的账户,用于记录学习进程。

(4)学生学习成绩自动生成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