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组织切片制作、鉴定及应用虚拟仿真实验

人体组织切片制作、鉴定及应用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要求

(1)专业与年级要求

专业要求:临床医学或医学相关专业学生

年级要求:大一下半年以及以上的学生

(2)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等

要求学生学习过组织学、系统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知识,学生能很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科学探索和临床思维。


教学成果

1681719663673.jpg

实验背景

1、组织切片的制作与鉴定是医学生前期基础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科研实验常用的研究手段。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掌握组织学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往的形态学科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单一的观察标本、切片、图片、视频为主,即使有动手实验,也是按照实验流程机械操作,实验中忽略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面对未知问题,自主分析问题、独立设计实验、主动解决问题,是医学生在今后的科研和临床工作中必备的本领。建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通过进阶式学习与通关式问答相结合,实验过程中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主实验设计、最终解决问题,尽早培养科研和临床思维能力。

2、以往的形态学实验大多为验证性实验,实验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显微镜观察标本,来验证和巩固已经获得的理论知识。但是前期基础知识的掌握,从来都是为后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服务的。而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总是从未知问题开始,通过综合分析、探索实践来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设计了未知标本鉴定的虚拟仿真实验,而未知标本的选择,既有取自正常组织、也有取自科研实验和临床病理标本。通过综合性、探索性实验,让学生置身于虚拟而真实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情境中,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我校前期在卓越教改班学生中,试点开设了未知标本鉴定的综合探索性实验,但是由于取材难、实验耗时长、部分试剂有高度毒性和致癌性、部分器械有危险性,电镜等仪器使用有专业性等,使得实验无法全面展开,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面对全校医学生,数量众多而且学习任务繁重,现实的教学条件和资源,根本无法支撑。建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以虚补实、虚实结合,解决了这些制约因素。可以让教与学、理论与实践,不再受到时间、空间和条件的限制,在实验项目设计过程中,以实际的实验教学内容为基础,加入了部分现实教学中无法实现的内容,突出创新、强化综合,在实现虚实结合的同时,做到虚拟实验项目来源于现实却高于现实,从而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设计原则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尽早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2、加强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结合。

3、以虚补实,虚实结合,实现综合探索性实验的广泛开设。

4、创新设计、寓教于乐,循序渐进、真实体验,满足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


实验目标

1、 掌握组织切片制作的过程及技能。

2、 掌握各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

3、 熟悉腹部外科解剖层次结构。

4、 了解外科手术中腹部消毒与铺巾、切开与显露的要点。

扫描二维码,观察全景数码切片,鉴定未知的组织切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


成绩评定

总成绩=虚拟仿真实验操作评定(70%)+实验报告评定(30%)

1、实验操作评定(100分):

1)设置16个互动问题,每题2.5分,共40分。

2)鉴定未知标本12个,每个为5分,共60分。

2、实验报告评定(100分)

1)扫描二维码任选三个器官,写出鉴定依据,完成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