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要求

(1) 专业与年级要求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同时还可用于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选修, 以及职业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培训和考核。

(2) 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

基础知识:完成预防医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公共卫生实践技能、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的应对与处理等专业基本课程的学习。 能力要求: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教学成果

实验背景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人们深刻认识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后果的严重性。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仅仅指疫情。突发职业卫生事件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预防体系也是公共卫生体系中重要内容。因此,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与控制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突发职业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发生在昆山的中荣公司粉尘爆炸和苏州工业园区有机溶剂正己烷引起的“毒苹果”事件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与控制是预防突发职业卫生事件的最好措施。由于企业生产繁忙以及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无法让学生到现场实习和调研。本虚拟仿真课程可以让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和控制,达到教学目标,通过虚拟现实交互技术,学生感受到亲身经历职业卫生现场,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设计原则

1. 实验原理

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众多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控制不当会引起突发职业卫生事件,严重损害职业人群健康。为有效控制职业卫生突发事件,本项目依据《“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某汽车制造厂的工艺流程,围绕生产工艺调查、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有害因素样品检测、分析总结和控制措施等多个模块进行虚拟仿真实验,使学生掌握职业有害因素识别和控制流程和技能,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熟练运用。

2. 核心要素仿真设计

1.场景:依托于学院的苏州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每年服务客户 3000 家次以上。我们 有大量的职业卫生服务的真实场景。基于真实的职业有害因素现场环境的 3D 仿真 模型,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按要求完成模拟现场实验,包括企业概况、具体工艺流程、职业有害因素现场、识别职业有害因素、监测设备、评价标准和工业通风等。根据企业生产线的布置情况,掌握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与控制工作流程,与真实环境完全一致。

2.基于真实设计的材料及监测数据:生产线的布置、职业有害因素的数据水平、监测数据结果以及工人的防护情况均是企业真实环境中的真实数据。

3.面向实际方案设计及组织实施流程:完全根据现场实际评价的流程进行虚拟仿真。通过仿真的“现场环境”与“背景知识”的互动操作,完成对整个实施流程的知识复习、巩固和提高。完整掌握 职业有害因素识别的组织、实施流程、现场采样和监测数据。在此基础上,在掌握工业通风的基础知识,达到控制职业有害因素的目的。


实验目标

本项目通过对某汽车制造过程中职业有害因素识别与控制进行虚拟仿真,“以虚补实”拓展职业卫生实践教学的深度,延伸实践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以实现以下实验教学目标:

(1)通过科学虚拟复杂的职业环境现场,培养学生职业卫生现场工作技能, 包括职业有害因素识别、样品采集和分析评价,以及提出有效控制措施等技能

(2)通过科学虚拟职业卫生服务,培养职业卫生服务技能,为将来的实际 工作奠定基础。


成绩评定

(1) 是否记录每步实验结果:■是 □否

(2) 实验结果与结论要求:■实验报告 ■心得体会 ■其他

(3) 其他描述:本项目由系统自动记录每一步操作,在实验结束后自动生成学生成绩, 即时反馈给学生。学生可查看结果报告:以列表形式反馈总成绩,并对错误详情进行解析。 教师可以登录后台,查看学生的日常练习使用率、成绩统计、错误详情等信息。并可以通过数据反馈和分析,管理每个学生的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知识点的培训。教师 也可以查看所有班级的考核结果;可以点击查看详情,了解该班级的考核平均分和具体错误 详情;还可以点击单个学生,查看该生的考核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