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园林古建是我国传统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造相对复杂,其建造方式自成体系。著名建筑教育家、学者对江南园林古建作重点研究及论述,如童寯《江南园林志》,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陈从周《说园》、《中国厅堂·江南篇》,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杨鸿勋《江南园林论》,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等都以江南园林为重点研究对象撰写。江南园林古建经典构造不易观察,需要测量、拆解、重构、绘制等专业实验进行本科基础教学。江南园林古建筑测绘实验目的:
(1)通过准确测量古代建筑物的真实尺度、结构、构造、各组成构件的实际尺寸,使学生了解古代建筑构造之间的真实比例关系;
(2)通过详尽地描绘建筑物的外观形态、艺术特征、结构做法以及细部的加工处理手法,加强学生对古代建筑的理性认识、奠定建筑理论研究的基础。
(3)通过学习古代匠师的建筑处理和表现方法、强化学生古建筑绘制图纸的表达能力。
测绘实验以古建构造认知及厘清为目的,分为测量和绘制两个阶段。在传统江南园林古建测量实验中,一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现实实验中难以逾越的瓶颈:
(1)受到空间、时间限制。江南园林古建大多分布在以苏州为核心的江南地区,其本身的固定性及作为旅游景区的特点,使传统实验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2)自然环境等不可预测干扰较大。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受到人流、拥挤、风力、降雨等不可预测的环境干扰,难以组织管理,古建筑测绘观察难以实现,经典构造难以认知解析。
(3)贸然进行观测会对古建筑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经典园林古建筑是文化遗产,大批量的初学者贸然对古建筑进行测绘实验,会对这些遗产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江南园林古建筑保护人才极度稀缺。围绕这些传统江南园林古建测量实验问题,本项目的建设:
(1)为初学者排除各种干扰,塑造一个理想的实验环境,便于初涉古建测绘实验的学生系统学习。
(2)解析江南园林古建经典做法与代表性构造,更易于观察,将测量与认知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理性认识江南园林古建构造特点。
(3)排除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反复操作、渐进式理解接受。
实验课程设计遵从能实不虚原则,充分运用虚实结合的评价体系。课时分配清晰,教学知识点明确,系统自动完成线上评价,分步得分。操作者通过虚拟现实的方式进行熟练操作体验,将体验成果在线下进行绘图反馈,反复练习中使学生掌握古建筑测绘的要点。
(1)实验方案设计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与学相结合,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本着“虚实结合、能实不虚”的原则,本虚拟仿真实验通过测量、认知、重建等建筑课程实验手段,剖析了江南园林古建的经典做法,包括江南园林古建中特有的牌科、砖雕门楼、大木作、发戗,将在现实场景中难以拆解剖析的构造方式在虚拟实验中令学生可以深度感知。
(2)教学方法创新:本项目采用互动式、研讨式教学,倡导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本项目包含学习模式与考核模式。考核模式交互操作包括:牌科的测量与搭建、砖雕门楼的测量与认知、大木作的测量与搭建、发戗的测量与认知,四个阶段。每阶段一个课时。学生在本实验室操作分步得分,系统自动评价。学生主导实验过程,操作实验设备,教师讲解实验方法和步骤,并对实验过程加以指导。注重通过文字、图片、模型等各种媒介促进教学准备、线上讨论、线下交流。
(3)评价体系创新:本项目纳入中国建筑史、历史建筑保护课程体系,制订了线上线下结合,客观主观结合的教学效果评价办法。针对学生的预习效果、实验步骤和实验报告都具有完善的评价标准,提高了实验成绩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和评价高效性。
(4)传统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本项目根据本科生所学课程知识,为全国各地的本科生提供江南园林古建基本要素,对基本知识进行了延伸与拓展;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供开放性、扩展性和兼容性的教学管理平台,允许各个地区、相关专业的学生共享使用,拓宽教学服务范围。
古建筑测绘是建立建筑科学记录档案的基本方法。江南园林古建在建造方式上有自身的体系,而测绘实验正是帮助学生对其构造与建造方式的深度认知。古建筑测绘的成果是进行文物建筑保护与管理工作的依据和基础,所以掌握系统的古建筑测绘方法是认识、理解、学习和研究古建筑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
按照《古建筑测绘》课程要求,课程知识点包括平房大木作构造、牌科、厅堂大木作构造、殿庭大木作构造、发戗制度式、园林建筑大木作构造、装修、墙体、瓦作、砖作、石作。根据江南园林建筑特点,本项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牌科、砖雕门楼(对应江南园林经典砖作)、大木作(对应江南园林经典厅堂大木作)、发戗(对应江南园林中翘角经典做法嫩戗发戗)4 个知识点开展实验。
(1)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进入虚拟仿真平台,在网上逐项完成相关内容学习。根据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答题情况等,系统将自动给出评分,80 分以上者为虚拟实验部分通过。
(2)线下绘制成图后由任课老师综合评价良好与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