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商管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2.江苏省特色专业
3.江苏省第三期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1.弥合审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审计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因而对学生的实践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目前,可供选择的审计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直接实践(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和课堂案例学习,但两种形式均存在诸多弊端。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虽然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审计现场,但存在实习时间短、无法参与关键、核心审计程序,多数情况对审计业务只能浅尝辄止,无法形成对审计业务流程全貌的认识,妨碍研究性审计性思维的养成。课堂案例讨论虽然可以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讨论,培养学生在案例中进一步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原理的能力,但无法真实还原审计底稿填写、审计谈判等工作,造成教室环境与真实审计环境脱节严重。本审计虚拟仿真系统实现了教与学、审计虚拟仿真实验可以作为直接实践和课堂案例学习的有益补充,三者共同构建审计实践教学体系。
2.适应大数据环境对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和冲击,创新审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审计学专业课程属于文科课程范畴,按照新文科要求改造升级审计学课程教学是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当下,审计学课程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以下问题:大数据、智能化在审计学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中的运用不够充分,无法适应互联网、数据科学等新技术对于审计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形态的改变,审计教与学的内容、审计教与学手段和审计教与学方式面临智能化、信息化的迫切需求。本审计虚拟仿真系统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审计学课程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虚拟现实、数据挖掘等新技术促进教与学方法路径的新探索,也是新智慧环境下新文科专业课堂模式改革创新的新尝试。
1.提炼核心审计步骤,真实还原现场审计的全流程。
审计虚拟仿真系统提供完整的审计流程仿真,引导学生完成从审计计划、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到最后的审计报告操作。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对提示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分析性程序、截止性测试、函证等操作。学生可以从头至尾完整地体验一个完整的审计流程。同时将大数据审计的数据采集、数据清洗和数据分析流程也被嵌入审计全流程,较好地弥补了真实审计实践场景仅能参与片段式、基础性审计环节的困境 。
2.聚焦关键审计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传统审计课程教学以专业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以课堂为主,以教师为主,这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具有很高的局限性和弊端性,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不利于分析能力的培养。审计虚拟系统强调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以单向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与“立体化”教学模式。
3.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与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
本实验项目通过让学生识别舞弊风险,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获取证据确定问题,让学生切身体会现实审计中发现舞弊、确认舞弊的复杂和困难,以及审计失败的可能原因,从中领悟审计人员为什么必须恪守“依法守规、正直坦诚、客观公正、 勤勉尽责” 的基本职业道德,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1.知识与能力方面
(1)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了解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程序、控制测试程序、分析性程序、实质性细节测试的方法与程序等。
(2)要求学生会使用数智化工具辅助进行审计工作,例如利用Python等进行资料爬取、趋势判断时进行可视化处理等。
(3)要求学生掌握审计谈判与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2.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方面
(1)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正确的价值规范和信仰追求。
(2)培养学生系统的审计思维模式。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跨学科思维能力。